第三届亚洲演化生物学会议速记

作者:陈光霁

刚刚结束了第三届亚洲演化生物学大会的旅程:从12月15日入住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宿舍开始,到参与大会用海报展示我的工作,再到聆听各位前辈们的汇报……这段经历充满了我想要记载下来的精彩: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吴东亚、陈光霁、陈葆华合影留念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及 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吴东亚、陈光霁、陈葆华合影]

这次的AsiaEvo(第三届亚洲演化生物学会议)在新加坡举行,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Antónia Monteiro教授和李代芹教授共同组织,历时3天,涵盖了多个演化生物学议题!

Antónia Monteiro教授

16日,大会组织者Antónia Monteiro教授开场致辞并欢迎大家参加在19日举行的新加坡徒步之旅(看起来真是令人兴奋又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Frank Rheindt教授

Monteiro教授在介绍新加坡本地情况的同时,极度丝滑地介绍了本次大会的第一个大会报告人,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鸟类学专家Frank Rheindt教授。Rheindt教授以生物多样性为主线给我们带来了“The build-up and loss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Southeast Asian biota”的报告。

张蔚教授

这次大会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的张蔚教授,她在17日早上分享了关于枯叶蝶神奇的拟态现象的报告,“Leaf Masquerade Mimicry in Oakleaf Butterflies”。张蔚老师的讲述由浅入深引人入胜,实验数据与形态、组学数据相互印证,还引入了机器学习的方法对枯叶蝶的形态进行研究,让我学到了很多科研思路与方法!

张国捷教授

我的导师浙大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张国捷教授也受邀在18日早上就蚂蚁社会等级分化这一主题进行了题为“Evolutionary and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 of ant social caste system”的大会报告。张老师从蚂蚁的多样性,讲到蚂蚁的社会性;从组学数据,到实验验证;从超有机体理论介绍,到超有机体类比蚂蚁等级分化,介绍了课题组在蚂蚁社会等级分化方向的最新研究结果!


词云

除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外,这次演化学大会平行开展许多平行议题,从“生态与演化”,“Evo-Devo”,到“性状演化”,“行为演化”,“群体演化”,再到“Evolvability”与“病毒演化”等多个前沿研究领域。

由于议题众多,没能把所有精彩汇报都一一听到,但是我仍然在有限的时间里听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报告!在“病毒演化”专题中,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钱文峰研究员通过突变图谱(真的好有新意!)发现Omicron的爆发可能来源于老鼠进行了题为“Evidence for a mouse origin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的报告。

在“Novel trait”专题中,新加坡国立大学Antónia Monteiro教授(也是大会组织者哦)就“鳞翅目昆虫的胸腿和腹腿不是同源器官”进行了“Prolegs are novel traits, not leg homologs”的报告,鳞翅目昆虫Proleg竟然是从腹部中已有的模块化endite 基因调控网络激活而来的新特征!上海交通大学的毛亚飞教授基于高精度基因组研究中基因组复杂结构变异与疾病相关的研究成果,带来了“The roles of structurally complex region in primate evolution and human neurological disease”的报告,报告后我还和亚飞教授就复杂结构变异的识别与分析进行了深入讨论,收获颇丰!

在 “Early evolution of vertebrates”专题中,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盖志琨研究员以在颚口动物body plan起源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The origin of the gnathostome body plan: how the Evo-Devo models intersect with ostracoderm fossils”的报告,报告内容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与启发!

帅气的Naoki教授

在“Evolvability”专题,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Naoki Irie教授就弱演化潜力对表型变异的影响进行了“Intrinsically embedded inertial force in phenotypic evolution?”的报告,他还讨论了内在因素在维持保守特征(如body plan)方面起到的可能作用(娓娓道来,非常有意思)。瑞典隆德大学Masahiti Tsuboi研究员结合其野外工作和数量遗传理论的实验证明,根据他在蜻蜓目昆虫的翅膀形态和体型研究进行了“Ecology as the link between evolvability, development, and macroevolution: a case study using wing and body morphology of Odonata”的报告,报告里他对如何将生态因素、发育与演化潜力之间的建立联系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这次大会上,我还有幸见到了日本RIKEN的演化生物学泰斗Shigeru Kuratani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中科院动物所雷富民教授,以及各位演化生物学前辈们,还有《Nature Evolution and Ecology》和《Gigascience》的编辑也参与了这次的大会!


最后,18日的晚宴上,浙大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吴东亚师兄获得了这次大会的三位最佳海报之一,西北大学齐晓光课题组杨亿君也获得oral talk的三等奖(我也得好好加油啊);中科研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教授邀请大家在2025年到云南昆明参加第四届亚洲演化生物学大会!

这次新加坡会议之行让我收获颇丰,也非常期待2025年下一届的演化生物学会议,再带着最新研究进展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